江西国之学旅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基地建设News Center

小、初、高课程资源设计

基地总体规划1.jpg

以《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

以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发展服务为总目标。课程涵盖四大领域,95个模块,200+活动项目。 

小学阶段:以价值体验为主,亲历自然考察、社会体验、参观教育基地等活动,开阔眼界、感知社会,初步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体验;能自觉遵守公共空间的行为规范、理解公共规则的意义并自觉维护,对个人与集体有正确认识;培养对党、对国家的初步热爱,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初中阶段:以价值体悟为主,积极参加文化考察、场馆体验、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愿意主动分享体验和感受;能够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解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解决自己困惑的问题;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了解国家一些重要的社会建设工程,形成国家认同,热爱中国共产党。

高中阶段:以价值体认为重点,通过参加研学旅行,掌握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和基本规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阅读与旅行深度融合,通过读书、行走建构认知体系,深化国家认同,树立“四个自信”,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体悟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具有开阔视野。

小学

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初中

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

普通高中

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More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