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再次出台政策,研学行业再添重要助力!
近日,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
“鼓励依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考古研究基地和考古工作站开展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研学游、考古夏令营等多种公众考古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就《规划》相关情况接受了记者专访时表示: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强调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推动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规划》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各方关注,而这也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研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助力。
《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7个方面:
深化重大考古研究、切实做好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推动考古科技创新升级、加快考古成果转化利用、促进中外考古合作交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夯实人才队伍基础;
并设置了18个重点任务专栏,作为落实《规划》目标的主要抓手。
其中和我们密切相关的部分又有哪些呢?
下面和小研一起来看!
一、 加快考古成果转化利用
深入挖掘、整理、阐释考古成果,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实现多层次、多渠道成果转化,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 加强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推动考古报告和研究成果出版,实施考古报告出版工程,推动扩充考古类专业期刊。 启动中国考古读本编写工程。 鼓励依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考古研究基地和考古工作站开展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研学游、考古夏令营等多种公众考古活动。
加强出土文物、标本、资料保护管理和收藏工作,健全考古出土文物移交机制,推动考古出土文物移交常态化。举办重要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览,实施“考古+融媒体”传播计划,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
二、夯实人才队伍基础
支持国家级和省级考古机构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立考古发掘资质单位能力评价体系。 推动健全考古专业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推动考古学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增加或扩大考古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建设一批一流考古学专业。
促进高等院校和考古机构共同推进考古学学科体系建设,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推动培育5—10所考古职业技能教育机构,探索建立“1+X”考古探掘工培养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推动考古从业人员定期在职培训常态化,加大考古工作薄弱地区和基层从业人员倾斜力度,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建设3—5处考古人才培训基地、5—10处田野考古实习基地。
通过考古研学活动,使青少年在学习先人创造的知识的同时,激发自己的创造思维,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以达到考古事业以及各行各业的后继有人。
+More相关推荐
-
聚焦两会:关于研学方面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
2023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关于“研学”,委员代表们都有哪些建议呢?具体内容跟...
-
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工坊等要面向游客提供体验、研学等旅游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工坊、项目保护单位等设施场所要增强...
-
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鼓励学校、社会、家庭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支持开发研学旅行产品!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若干政策...
-
重大调整!研学人的“春天”真的要到了?!
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最新通知,表示“...
-
重磅!政府真金白银扶持研学旅行营地基地做大做强
新(改扩)建研学旅行营地(基地)项目,总投资(房地产项目除外,不包括土地及购入房...
-
刚刚!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
全省三级以上博物馆策划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未定级博物馆如条件允...
-
《意见》:以研学旅行为重点丰富产品业态 大力发展研学旅游等业态
“挖掘韶山红色文化内涵,以党性教育、红色培训、研学旅行为重点,提升景区景点品质,...
-
2022年1-8月研学政策法规汇总 (国家&地方)
2022年即将过去四分之三,在过去的8个月里,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发布了哪些关于“研...